|
本片再次证明了宁浩从来没有什么自己原创的想法而最擅长做的就是对世界电影最时髦的东西“转译”进国内。当年他靠转译盖·里奇拍出《疯狂的石头》成名,而如今终于进化到了转译奥斯特伦德,拍出了山寨版《方形》。对各种所谓“圈内乱象”开炮看似大胆,但实际上片中片的那种农村现实主义题材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却只字不提 |
|
没想到在多村看到了这部……宁式讽刺艺术还是厉害,印象最深的是片场一群人厮打在一起的混乱场面,透着荒诞的可笑,我真的笑疯了。有种“大家都别活了,都发疯吧”狂奔感,超有趣! |
|
#TIFF2023 看到的最怪一部——特别最后猪在酒店跑的时候,给人一种荒诞的可笑感,突然闯入人类的世界,以近乎悲壮的方式殉了,终结了周围的聒噪。它只是一头猪。 |
|
这部电影的毫不真诚令我感到相当不适,一个功成名就至此的大导演还在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这是何等的自恋和枯竭。 |
|
质量其实是不差的,并没有差评说的那么不堪,只是这一沉闷且黑色幽默的作品实在不适合春节档,部分港圈和电影的梗圈外人也不容易get到,若是在之前11月档期评价或许会高一些。红毯先生从头到尾都在强调“沟通”,但比起沟通我看到的更多是“自私”。刘伟驰面对前妻的质问避而不谈,在自己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网暴时却在质问他人为什么不和他沟通为什么不理解他。群众和网民说刘伟驰虐马,说自己家里也是养猫的,却在猪跑出来时逃得最快唯恐自己和电脑受到伤害,又在猪摔下楼后第一时间举起手机拍摄刘伟驰的反应并质问“他有什么拍不得的”。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无法解决问题就只能放弃沟通。由始至终没有人想理解他人,也就没有人愿意沟通。直到结尾刘伟驰尝试踩上了平衡车,他依旧不太懂老铁和666究竟是什么,但他开始愿意去试着接受新的事物 |
|
很黑色幽默的片子,有些地方不禁笑出声。虽然这个世界烂透了,但是大过年的,花两小时去听日薪208w的明星抱怨人生不易还是太抽象了。 |
|
与其说是刘德华自传体不如说是宁浩的牢骚小日记。这些年一直创作难产的宁浩干脆选择把内心的迷茫和外界的困境都拍了进来。由于房间里的大象,剧本没有任何涉及审查的元素。前半段复刻疯外形式:外来人员误入中国乡镇形成的一系列反差,后半段则完全进行自身困境的表达。疯外拍摄期陷入的虐狗风波,被评论模仿奉俊昊,全都被加入了这部电影。终于,一个锋芒毕露的青年导演还是陷入了所有内地导演必经的中年危机。他焦虑、迷茫、钱和地位都有了,可创作却不受控了。这部虽然一般,但是希望经过沉寂的下一部会好。 |
|
#TIFF2023 感觉宁浩还是那个纯粹的、想把真实摆在明面上的宁浩。不管主角是平凡小人物,还是208,他都在认真地直抒胸臆,生活好像就是这样,乱七八糟,又莫名其妙的。 |
|
#TIFF2023 很宁浩味儿,里面的讽刺和内涵,是他能拍出来的东西,但和之前又不太一样,脱离了小人物,208一样有东西,看的时候数次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
|
想来想去还是给三星吧,好得也是华仔大老远跑到多伦多来做首映。真的很想说宁浩导演还是挺会跟风的,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电影怎么这么熟悉,看完一翻短评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戛纳的《方形》和威尼斯的《主竞赛》么...其实电影里一开始说的那个“中药包”的梗,用来形容整部电影也挺贴切的。 |
|
宁浩的黑色幽默一如既往的不让人失望,把握角色的深层次人物心理,从人物作为主观视角去讲述故事本身。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主角不再聚焦于小人物,从普通小市民转变为208,阶级层次的转变,讽刺的意味依然很强。 |
|
还是觉得如果结束在停车场更好。一盏盏车灯,铺出一条血路,那不也是一条红毯。 |
|
大棉袄确实本土,但黑西服肯定演不好。这片子拍的吧,大棉袄看不懂,黑西服不爱看 |
|
我理解这部电影想说什么,想说沟通,想说一个人即使再成功,即使身边的人都愿意听他说话,他们之间依然是无法沟通的。这个主题我接受,但变成电影就成了纯粹的中年人自怜。所谓的“表达”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社会观察,而是牢骚。一个既得利益者发两个小时牢骚——这得多难看。反正我是如坐针毡。或许我对宁浩还是有期待的吧,看完很失望。以及,一部讽刺的电影,不讽刺自己,不暴露自己,本质就很虚伪。这不是讽刺,是既得利益者的撒娇。 |
|
我不明白这样的电影票房不高就算了,评分咋还这么低?以前是导演拿观众当傻子,现在观众拿导演当傻子了?宁浩导演在导演层面的工作上依然是把控力超群,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建筑环境下,能够找到这么有趣幽默的构图实属不易,音乐表演摄影完全是一体的,这就是一个厉害导演的厉害之处。再说主题上,既然做讽刺剧,就要往狠了讽刺,第二幕确实不够精彩,事儿太小,不过娱乐圈还有什么值得可讽刺的呢?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也不值得更高分,7.5该有的。 |
|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宁浩非常多的自我表达。但是我大喜!感觉宁浩要创死娱乐圈啊,从资方要演员再到导演,一碗水端平地平等扫射 |
|
#TIFF2023 龙标英字版本世界首映。一个相当不同以往的宁浩,沉得住气也不失严肃思考,从而呈现中国式“塔尔”困境。但无论题材还是执行都高度撞车《主竞赛》,而且最后半小时明显收不住了,结尾也显得特别无力。 |
|
要么站着扑,要么躺着挣钱,宁浩这纯粹就是半蹲着啥都没干成。我愿称之为融梗大集合,光看成片很难想象这是宁浩拍出来的东西,我宁愿他还是拍以前那种屎尿屁喜剧算了,意识流象征反讽真不是谁都能拍的。评价为拍得很好,下次别拍了。 |
|
#TIFF2023 第一场贡献给《红毯先生》,很“刺激”的观影体验。宁浩你可真敢拍,这个世界是不是没有你在乎的人了? |
|
看得出宁浩在改变,从疯狂喜剧 往 寄生虫走,严肃讽刺喜剧,他有这个水平,但作为喜剧转向的第一部还有很多不足,虽然梗够多,刘德华也演的很拼,但离真的电影节角逐还需要稍微努力下。2个半小时的红毯等待,依然错失了华仔,非常非常非常伤心,虽然顺利拿到了宁浩导演的签名有了一点点心里安慰。宁导表示,此片10月27 大陆公映 |
|
No.9997。7th PYIFF-展映入围·惊喜电影2,前入围2023多伦多。浩-鲁本·宁斯特伦德,把《方形》汉化一遍有意思吗?模仿人物(尤其以猪场少年为最),化用名场面,核心情节融梗,连配乐用法都描,也就前半个小时算是新写的吧,后面真是可着《方形》描啊,但最妙的是这可不构成抄袭,鲁本也不能要版权费不是吗?再说起码《方形》还是个讽刺剧(satire),片中对男主是有讽刺的;这片拍了个啥,后真相社会网络暴力啊,“我骄傲是因为我努力,我努力有什么错呢?”(要是把“不合时宜/过时”作为主题而不是借口还能说的过去)。也就只敢在片子里暴打一下不靠谱甲方呗……可以请魏书钧授权一下《飞踹》来做推广曲! |
|
#TIFF 宁浩式的“嘲讽喜剧”风格真的贯穿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听资方的”这种话从宁浩嘴里说出来,我觉得多少带点对电影市场的无奈和讽刺感,真实又荒诞。电影作为艺术,在某些投资方眼里,只不过是快速变现的一种手段,电影拍的好不好、怎么样?从来都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看的时候真的有一点无奈,对糟糕的市场有一种想骂人却也不知道应该骂谁的无奈。不是想象中的商业爆笑喜剧,但这次很对我的胃口。 |
|
其实是很精彩的一部电影,但它不应该来春节档。春节档观众需要的是奇观和情绪……然后它就在上映7天后宣布撤档了…… |
|
宁浩:你听我解释,拍成这样都是投资方指挥的。我已经打过他们了 |
|
#Tiff23 熟悉的宁浩风格,但是和《疯狂的石头》《无人区》这些还是不太一样,以前的作品感觉黑色的比重更高一点,《红毯先生》感觉更像以讽刺和自嘲的手段拍喜剧。 |
|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表现手法又不够亲民,讽刺不到位,左右不逢源 |
|
没想到是这样的风格,和宁浩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样,能看出受欧洲片影响蛮大,尤其是《方形》或早期雅克.塔蒂喜剧(如《玩乐时光》)的那种讽刺,论及明星身份的分裂,人与规则秩序的失衡。宁浩在做极简主义的留白,但可能里面有些其他针砭时弊的元素还是比较多,会在某些时刻喧宾夺主。久违的华语讽刺喜剧,这时代讽刺容易得罪人,但放在娱乐圈似乎又很合适,满足一些观众对明星的窥私欲。 |
|
宁浩真的很会拍讽刺,很喜欢刘伟驰这个角色,矛盾且立体。他对杀猪农户的前后转变有着浓浓的现实感,光鲜亮丽的明星,人前温文尔雅,人后不屑一顾。人性两个字算是被你玩明白了。 |
|
只有刘德华和宁浩这种不缺钱的电影人,才有胆量用牺牲票房的行为艺术,来完成戏里戏外的互文,甚至可以说,票房越惨淡,电影越成功。他们在拍一种很新的“元电影”,庆幸中国电影还有希望。 |
|
导演创作意图和宣传营销完全错位,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大型行为艺术。 |
|
我心目中4星,但他绝不是6.9分电影。大局观5星。 |
|
TIFF 23 Day10 第21部 自嘲可以,西方人也有自嘲电影。但是两位主创手握这么大资源,这么多资金,就拍一个纯自嘲喜剧,运镜技术和喜剧效果都是一流,可惜故事一塌糊涂,导演已经江郎才尽到满足于消费自己了吗。看似对中国电影从资方、导演、演员,公关宣传,到网民网暴的一片乱象都有所指涉,但是核心问题在哪?电影人真的不知道么?如果真不知道那就不用拍了,不要浪费观众的金钱和时间了! |
|
#7thPYIFF# 跟宁浩之前的片子挺不一样的,不是爆笑喜剧,算是导演对过往风格的某种小小的转型,极简美学+线性叙事,走的是自嘲+讽刺的路线,有一种试图创飞所有人的“要死一起死”的疯批态度,还挺有意思的。行业生态,以及网络舆论环境的呈现当然是一方面,也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伪善和复杂,但本质还是片头最开始提出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这件事。刘伟驰觉得自己没有错拒绝道歉,一方面他当然是敬业的认真的,另一方面他也是不真诚和傲慢的,能够把两方面的复杂性都展现出来,华仔的表演功不可没。整个故事其实内核是蛮伤感无奈的,我也跟导演想法类似,就是悲观地认为,不论出于什么阶级立场,试图理解彼此可能都是一种徒劳。换句话说,不管是不是站在镜头面前,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刘伟驰。三星半。 |
|
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动物受到伤害,所有危险动作均为后期合成,所有剧组成员均得到了平等对待,剧组中少数族裔成员未受到任何歧视,本片剧情纯属虚构,不存在任何明示或暗示某人某公司或某事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
选这部片的期望不高,只是想着能否见到刘德华本人,可惜只有宁浩来了今天的现场。见不到刘德华,我就只能给一个毫无感情的诚实评价了:平均以下。剧情是我很不喜欢的那种:先把子弹打出去然后绕着弹头画个靶,而且画的还是简笔画——哪个位面的中国网民会因为演员无替身实拍时和马一起摔了跤而以动保主题发动网暴?真的太高估网友的善心了对不对,很虚假,除非你只是想骂大众。更虚假的当然是黑暗爽文版娱乐圈——嘲讽电影节,嘲讽导演,嘲讽网民,嘲讽投资人;在中国有什么会阻拦你拍好一部电影,是以上这些吗?作为讨论电影行业的电影,自己都假装大象不存在,德行还不如药神,药神起码是别的行业的故事,最后,本片的演技最高光是片头颁奖典礼中,镜头对准梁家辉后背的一分钟——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刘德华在片中恶搞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耍帅镜头而改变。 |
|
导演可以给我道歉吗。让我在初一熬了这么难受的两小时 |
|
宁浩基本上狠狠打脸了开心麻花式的小品电影。 喜剧笑点很多都靠单镜头景深镜头调度完成,很少的笑料包袱是靠小品式台词。非常反应当下的中国娱乐圈。连珠炮一般全部突突一边 |
|
电影好看吗?我觉得还可以。但我喜欢吗?我喜欢不起来,我反倒认为这部电影十分讽刺,讽刺的点不在于电影的剧情,而是电影几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都在告诉观众:我在讽刺。
这种宣告式的电影通片是小聪明,处处是算计。极其不真诚。 |
|
所以这个剧本也是资方干预成这样的吗? |
|
關於中國電影現狀絕佳的諷刺,我們的商業電影皇帝,在一比一模仿一個本身也不怎麼樣的金棕櫚電影。中國電影確實是義烏小商品市場。 @東京IFF-Hulic Hall |
|
《红毯先生》=FUCK全世界从我做起 |
|
宁浩有点小刚化了。 |
|
今天八点多起床特意来看。结果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希望这部电影扑街。无语了。我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宁浩擅长的是黑色幽默。可看完之后完全就是也不好笑,也没意义。很明显那头猪就是来隐喻刘伟驰,然后用E智慧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资方。但这些玩的都很俗很无趣啊。最好笑的可能就是在片子里面讽刺戏中戏说拍了个汽车广告。然后自己呈现了个痛苦MV。我真怀疑这部剧是宁浩逼急了硬诌的。从体验生活到不理解D站,再虐马、砸车,我全程都在期待刘伟驰的转变与成长。结果他承认了自己的缺点后,直接一个人在豪宅里孤独地玩着平衡车就结束了,整了半天耍我呗。大导+影帝的配置,就这?难怪先放出消息说自己不强制影院排片,让观众自己选择。我还以为是好片有底气,整半天是挽尊呗,呵呵,会玩。 |
|
宁导说前几天还在剪辑,要不您公映前再剪剪? |
|
少几把在过年时候给我看这些 |
|
这部喜剧电影试图讽刺操蛋的现实,结果反被操蛋的现实给操了个结实。临时撤档、口碑崩塌、票房惨淡……现实永远比电影更讽刺,更荒诞。 |
|
宁浩还是有着一股劲,不像是一位功成名就后就软骨头了。刘德华不愧是刘德华。历史会证明这是一部优秀的好电影。 |
|
3.5 刘德华和单立文演得太好,但真不该来这个档期。因为春节档不看隐喻趣味、表达高低,看的更多是话题的普世性共鸣,“与我有关”的力度与情绪价值。而《红毯》讲的却恰恰是——“与我无关”,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往往是自己的围城。你来我往的“OK👌”,背后不是理解认同,更多是利益交换。 |
|
年度牛逼镜头之一:飞踹+群殴投资人。之二:洗地公关现场翻脸客户。 |
|
分竟然这么低,有些惊讶。讽刺又荒诞,还不错其实,毕竟有些东西敢撕出来给观众看还是需要点勇气的。 |